关于傲世皇朝注册

随笔‖我们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认知

发布日期:2024-08-23 04:01    点击次数:181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易发怒,易放弃”是普遍现象而非个例。如果学生一旦出现老师所不期待的行为时,老师就很容易生气甚至动怒,如果一个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纪律时,老师就可能会轻易萌生“放弃治疗”的念头。

从我们老师们所接受的师范教育或者师德培训学习中,没有一个老师会不清楚我们应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我们甚至都清楚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但是,“易发怒,易放弃”还是像瘟疫一样横行在我们一线班主任老师们之间。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熟知的事实性知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很多老师只记住了知识本身,而没有彰显知识的应有价值和意义。

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下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认知!郝晓东老师在《教师成长力》一书中指出,人的行为或者情绪是由认知决定的。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曾经提出“情绪ABC”理论。A代表事件(Activiting event )本身,B代表个人对事件的信念或者看法(Belief ),C代表后果(Consequence ),即个体的感受或者行为。

该理论认为,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了我们的情绪,而是我们看待事情本身的信念决定了我们的情绪。简单说,我们对同一件事情做出不同的归因解释,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进而影响不同的行为。

回到班级管理中的“易发怒,易放弃”这一现象。我们常常对班级学生所犯的错误认为是给我们找麻烦,对屡教不改的问题生学生认为是找事添乱,所以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都是负面的。

所以,王晓春老师认为,对问题有探究的心态是制怒最好的办法。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认识到这是研究问题的好的契机,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真正方法,那么我们就不会易怒了,更不会迁怒了。

我想起来了李镇西老师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他在做校长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因为遇到一个问题生而感到绝望甚至要退缩的时候,李镇西老师却对她说:恭喜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后来,这个女老师在问题生研究方面做出了可惜的成果。事后这个女老师专程上门感谢李镇西老师提升了她的认知。

在信息化时代下的今天,知识的学习变得相对更加容易了,而提升认知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我们缺少的或许并不是知识而是认知。

知识并不会自动转化为认知,需要我们个体对知识的主动深加工,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理念的及时更新。

2024.08.10

滕大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